不守规则,也许你看上去没有失去什么,甚至有时还显得很牛。
可是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——值得被尊重的尊严。
失去了它,就没有人瞧得起你了。
如今,我们太多的家庭,过度重视孩子智力方面的增长,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养。
比如规则的培养。
什么样的孩子会受到欢迎?
能合作、好商量、守规则的孩子,会更受同伴的欢迎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孩子有了规则意识?
我们怎么做,才能帮孩子立规矩?
在婴儿时期,孩子肯定是没有规则意识的。
他肚子饿了就哭着要吃,拉了粑粑不舒服就嗯嗯嗯。
高兴了就笑,24小时找妈妈,喝奶最开心。
接下来,他们慢慢地开始接触除妈妈之外的人。
开始知道自己跟妈妈不是一体的,而是分开的。
并且感受这个世界的一切。
爬起来,坐起来,走起来。
时刻需要大人的陪伴。
在这陪伴中,孩子早期的规则意识应该就开始建立了。
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养出不一样的孩子。
比如孩子摔倒了。
有大人会跺着脚,大骂是地板的错,让宝宝疼。
或者拍桌子腿,怪它挡住了宝宝。
孩子咯咯笑起来,好像真的是地板和桌子的错。
而没有人告诉他,我们下次小心点,可以避开这些坑坑洼洼的地,避开这桌子。
每个孩子都会找到一种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。
而且这种方式奠定了他跟其他人相处的基础。
所以,早期没有发展出孩子的规则意识。
他的意识中就会缺乏这样东西。
那么别人的东西他想抢过来,自己的东西有时也管不住。
甚至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。
处处碰壁,灰头土脸地拒绝去上学,拒绝跟其他孩子合作。
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或者小学,就很难适应集体规则。
仅仅上课该怎么做这一件事,就足以让他跟老师都崩溃。
树立规则意识,应该从一两岁就可以开始准备了。
刚开始我们没必要强调规则。
而只是让孩子培养一些好的习惯。
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。
这样就能让孩子发现自我,从而能完整地发展出自我界限。
只有自我界限清晰的孩子,才能发展出“共情”的思维。
他们会像爱自己那样爱他人,像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那样去尊重他人。
当小宝宝想自己打开门,想自己吃饭,自己穿鞋的时候。
就让他自己来做,我们只要帮帮忙就好,不要代替他。
当孩子到了3岁左右,这也是立规矩最好的年龄,如果等到读小学再立规矩,那真的就晚了。
3岁多的时候,父母能跟孩子一起讨论,我们应该怎么做?
通过讨论来制定规则。
什么事坚决不能做,什么事可以自己做主,什么事是可以做的。
让他自己去感受,去判断。
<p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 clear: both; min-height: 1em; color:
成都总部地址: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万达甲级写字楼C座4楼401A(地铁1/6号线人民北路站) 联系人:陈老师 18000567556 \15928871754(微信同号)
重庆分公司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松树桥红石路150号聚信广场1栋(居然之家聚信店) 联系人:涂老师 13370750903(微信同号)
贵阳分公司地址:贵阳市南明区瑞金南路粮贸大楼
西安分公司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官方指定咨询15129098063(微信同号)
武汉营区地址:武汉国防教育基地
长沙营区地址:长沙青少年军事基地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四川蓝天志成拓展训练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25034号-1 技术支持:四川肆合互动 网站地图 XML